一提到“财产保全”,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哦,跟钱有关啊”。的确,在面临对方拖欠工资、老赖不还钱的情况下,财产保全就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财产保全来应对拖欠工资的情况。
拖欠工资,劳动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作为劳动者,辛苦工作获得报酬是应有之义。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主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拖欠劳动者的辛苦钱,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
法律是劳动者的坚实后盾。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获得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而如果劳动者提出离职,用人单位还应在离职当日结清工资。因此,劳动者可以依法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就拖欠工资的事实进行协商,争取和平解决问题。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那么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是比较理想的途径。
通过劳动仲裁维权:如果与用人单位无法达成协议,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一般程序为:先调解,后仲裁。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劳动者有很大可能性赢得仲裁,获得胜诉。获得胜诉后,裁判文书会送达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需依法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仲裁后仍不执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劳动者作为申请执行人,需要提供不可撤销的仲裁裁决书、判决书或者其他生效法律文书,以及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相关证据。
财产保全的重要性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劳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对用人单位的财产进行保全。因为在实际情况中,不少老赖会利用各种方法转移、隐藏财产,以规避执行。这时候,财产保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财产保全是一种临时性措施,它能有效地防止对方转移、隐匿财产,为最终胜诉后获得执行提供一定保障。特别是对于一些经营状况不佳、有转移财产可能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胜诉后能有较高可能性通过财产保全,确保获得执行。
如何申请财产保全?
了解到财产保全的重要性后,劳动者就需要知道如何申请了。以下就申请财产保全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做出详尽介绍:
步骤一:准备材料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申请书:陈述保全理由、保全方式和范围的书面材料。 身份证明:申请保全的劳动者需提供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证据材料:为支持自己的主张而提供的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工资条、转账记录、同事证言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拖欠工资情况的证据。步骤二:选择保全方式
劳动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保全方式。财产保全的方式包括查封、冻结和扣押:
查封:指对债务人或第三人财产权能进行限制,不允许其处分该财产的行为。例如查封房屋、车辆等。 冻结:指对债务人银行账户内的资金进行限制,债务人无法进行存取行为。 扣押:指实际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以确保该财产不致消失或遭损害。例如扣押厂房设备等。在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可选择冻结用人单位的银行账户或查封其财产。
步骤三:向法院提出申请
准备好材料并选择好保全方式后,劳动者需到用人单位注册地或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在申请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申请时限:为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法院一般会在收到申请后及时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请财产保全应在诉前或诉讼过程中,即在劳动仲裁阶段或劳动仲裁结束后、法院判决前进行。如果等到法院判决后再申请保全,就可能为时已晚。
申请数量:为确保劳动者的权益能获得最大程度保障,在申请财产保全时,可以一次申请多笔财产的保全,或选择价值较高、较易变现的财产进行保全。
步骤四:保全执行
法院在审查申请材料无误后,就会进行保全执行。为确保保全效果,法院会向有关单位送达保全通知书,要求其对被保全财产进行相应处理,以防止被处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产保全执行后,会产生一定费用,这些费用 generally 由申请人承担。因此,在申请时,劳动者需谨慎考虑,充分评估用人单位的财产状况、拖欠工资数额等因素。
步骤五:保全解除与转化
财产保全是一种临时性措施,在劳动仲裁或诉讼结束后,财产保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保全措施一般会在劳动争议案件结案后解除。但如果劳动者胜诉,且用人单位仍不执行,则保全措施可转化为执行措施,以强制执行。
案例分析
说起财产保全,小李的经历值得一提。小李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多年,可公司经营不善,突然宣布破产,并拖欠员工数月工资。小李与其他同事向公司提出离职,但离职后工资一直未到账。
面对老赖公司,小李了解到通过财产保全能有效保障自身权益。于是,他在咨询律师后,向法院提供了公司名下两套房屋的相关房产证复印件、公司银行流水及合同等证据,申请对公司财产进行保全。最终,法院接受了他的申请,对公司名下财产进行查封。
几个月后,劳动仲裁结果出炉,小李胜诉,但公司仍不积极还钱。所幸保全的财产为执行提供保障,最终通过强制执行,小李和其他同事成功追回了拖欠的工资。
总结
拖欠工资,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反映出用人单位的不负责任。劳动者除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外,还可进一步了解财产保全这一有效保障措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保护自身应得的工资薪酬。
在了解财产保全的过程中,劳动者需要谨记,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武器。在申请财产保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证据基础上,谨慎合理进行。同时,也需注意及时申请,不要错过最佳时机。
如果你也面临拖欠工资的情况,不妨考虑下财产保全这一途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