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争议中,劳动者胜诉后,雇主不执行判决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劳动仲裁中的财产保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下劳动仲裁如何进行财产保全吧!
劳动仲裁财产保全的意义 劳动仲裁财产保全是一种对未来可能获得的仲裁结果的预先保障措施,它可以有效地防止雇主拖延不执行或无力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况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得到实现。想象一下,如果你经过艰难的仲裁过程,最终赢得仲裁,可雇主却无资产可执行,或者恶意转移财产,那无疑是很令人沮丧和无奈的。所以,在仲裁申请前或仲裁过程中就开始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是十分必要和明智的选择!
劳动仲裁财产保全的条件
要想对雇主的财产进行保全,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对要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金钱给付的劳动争议,且已经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隐藏、转移财产的行为,或者有拒绝执行仲裁裁决的可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产保全是针对有具体财产的保存,如果雇主是无财产可执行的情况,比如经营不善、资产被清空等,劳动仲裁财产保全就无法进行。劳动仲裁财产保全的步骤
步骤一:准备材料 劳动仲裁财产保全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申请书:陈述保全的理由和请求; 劳动仲裁申请书副本; 所保全财产清单及估计价值; 相关证据材料,如银行存款证明、房产证、车辆登记证书等; 申请人身份证明。
其中,证据材料是财产保全是否能顺利进行关键。所以,在准备材料阶段,就需要将相关证据准备齐全,例如银行流水、财务报表、房产证、车辆购置情况等,尽可能多地收集被申请人有财产的证据。步骤二:选择保全方式
劳动仲裁财产保全的方式有几种:
1.查封:指对被申请人的财产权进行限制,不允许被申请人就查封的财产再进行处分的行为。例如查封房产、车辆等。
2.冻结:指对被申请人银行账户的资金进出进行限制,不允许被申请人存取、转账的行为。
3.扣押:指实际占有被申请人财产,以防止被申请人隐藏、转移财产的行为。例如对工厂设备、原材料等进行实际控制。
劳动仲裁中,财产保全通常选择查封或冻结方式。步骤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劳动仲裁委员会,并说明保全理由。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制作《劳动人事争议财产保全通知书》,并送达被申请人。
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缴纳保证金。保证金数额一般是申请保全财产的价值的10%,最低不低于1万元。步骤四:仲裁委员会裁定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当在7日内审查是否符合财产保全的条件。如果符合,会在3日内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并送达双方当事人。
在仲裁委员会作出保全裁定前,可以要求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进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保全申请即行终止。步骤五:执行保全 仲裁委员会作出保全裁定后,会将保全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法院执行财产保全。人民法院会根据仲裁委员会的保全裁定,依法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或扣押。
劳动仲裁财产保全的注意事项 在劳动仲裁财产保全过程中,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申请保全和仲裁程序一样,有6个月的期限。在仲裁期间,劳动者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也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在裁决书规定履行期限前申请。 财产保全申请需要选择被申请人所在地或财产所在地仲裁委员会。如果在仲裁过程中转移财产,可由最后财产所在地仲裁委员会管辖。 被申请人如果认为财产保全申请没有理由,可以在收到保全通知书后5日内,向作出保全裁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 劳动者应注意保存好相关证据,尤其是被申请人有隐藏、转移财产的证据,例如被申请人有大笔资金流出,或有房产、车辆转让情况的证据。 在财产保全后,劳动者应关注保全财产的保存情况,防止被申请人恶意损坏、变卖保全财产。发现此类情况时,应及时通知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请求采取措施。案例分析
小李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多年,因被非法解职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违法解职的赔偿金。但在仲裁过程中,小李发现企业老总正在将工厂设备转移至亲属名下,有恶意转移财产、拖延执行仲裁裁决的嫌疑。
为此,小李准备了企业过去6个月的银行流水、工厂设备清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财产保全。仲裁委员会审查后,认为小李的申请符合条件,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对企业银行账户资金进行冻结、工厂设备进行查封。
在仲裁过程中,企业与小李达成和解协议,支付了相应的赔偿金,财产保全也就随之终止。
小李在发现雇主有转移财产行为后,及时采取行动,申请劳动仲裁财产保全,最终有效地保障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仲裁财产保全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补充措施,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你面临劳动争议,雇主有拒绝执行仲裁裁决可能时,不妨考虑下劳动仲裁财产保全这一可行且有必要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