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很多人会遇到执行保全和财产保全,但往往分不清二者的区别。那么,怎么查自己是执行保全还是财产保全呢? 这需要从保全的性质、申请主体、申请时间、申请方式等方面进行区分。
执行保全,是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为了保障生效法律文书能够得到及时、完整地履行,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的强制措施。其目的是防止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保障将来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时能够有财产可供执行。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在诉讼程序中,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实际履行,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证据采取的临时措施。其目的是防止一方当事人通过转移、隐匿、毁损财产或者制造、毁灭证据等方式,妨碍人民法院作出公正判决或者将来判决难以得到履行。
执行保全的申请主体是胜诉方,即申请执行人。在人民法院民事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执行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审查符合条件的,可以采取执行保全措施。
财产保全的申请主体是诉讼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审查符合条件的,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执行保全的申请时间是在人民法院已经作出一审判决、二审判决或仲裁裁决后,但在执行程序开始前。如果人民法院已经开始执行程序,则不宜再申请执行保全,而是可以申请采取其他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
财产保全的申请时间则比较灵活,可以在诉讼过程中任何时候提出。无论是在起诉前还是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执行保全的申请方式一般是书面申请。申请执行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证明采取执行保全措施的必要性。人民法院审查符合条件的,会及时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
财产保全的申请方式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或在开庭过程中提出口头申请,人民法院会审查申请是否符合条件,并及时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
那么,怎么查询自己是执行保全还是财产保全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查询:
1、查询法院的裁定书或决定书。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时,会向申请人送达裁定书或决定书。从中可以了解采取的是执行保全还是财产保全。 2、登录法院网站查询。人民法院一般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采取保全措施的信息,包括保全的性质、申请人、被申请人、保全的财产等。 3、通过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查询。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般会提供相关查询服务,可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查询。 4、咨询律师。如果对保全的性质存在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律师可以通过查询法院系统或根据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帮助您区分执行保全与财产保全。案例一: A公司与B公司发生经济纠纷,A公司起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B公司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100万元。判决生效后,A公司向人民法院申请了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审查后,对B公司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了冻结。该案中,人民法院采取的就是执行保全措施。
案例二: C公司与D公司发生合同纠纷,C公司在起诉D公司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审查后,对D公司名下的房产进行了查封。该案中,人民法院采取的就是财产保全措施。
执行保全与财产保全都是人民法院在司法程序中采取的保全措施,但两者适用情形不同。执行保全适用于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生效判决或裁决后,为保障将来判决或裁决能够得到及时、完整地履行而采取的措施。而财产保全则适用于诉讼过程中,为防止一方当事人转移、隐匿、毁损财产,保障将来判决能够得到实际履行而采取的措施。区分二者,需要从保全的性质、申请主体、申请时间、申请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执行保全和财产保全,从而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