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封是一种法律程序,用于保护债权人或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当有争议的财产被海关、法院或其他执法机构依法查封时,财产的所有者可能会担心财产是否能够得到保全。
首先,对于被查封的财产来说,保全是以维持其原有价值为前提的。在财产受到查封期间,财产的使用和交易将受到限制,但不意味着财产的价值会减少。只要查封程序符合法律规定,被查封的财产应该能够在解除查封后恢复其价值。
其次,要保全被查封的财产,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在法院或执法机构查封财产之后,财产所有人有权向法院提起申请,请求解除查封。如果财产所有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对财产的合法所有权,并且不存在其他债权人的优先权,法院通常会考虑解除查封并保全财产的价值。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财产所有人还可以主动提起诉讼,要求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例如,如果财产所有人有理由相信被查封的财产存在被侵害的风险,可以向法院申请冻结相关账户或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护财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被查封的财产可能面临无法保全的风险。如果涉及的争议涉及到国家安全、犯罪行为或其他严重违法情况,法院或执法机构可能会决定对财产进行没收或销毁。
综上所述,被查封的财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得到保全的,前提是财产所有人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行事,并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对财产的合法权益。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财产可能面临无法保全的风险,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判例来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