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相关知识
免交财产保全费法律规定
发布时间:2023-11-22 00:23
  |  
阅读量:

免交财产保全费法律规定

在我国法律制度中,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或者非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被执行人虚抵、转移、变卖财产以逃避债务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财产保全程序十分严格,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

然而,对于一些无力支付财产保全费用的当事人来说,这也可能成为一项沉重的负担。幸运的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一些情况下可以免交财产保全费。以下是我国法律对于免交财产保全费的一些规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6条的规定,无力支付财产保全费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豁免或者减轻财产保全费。具体的豁免或减轻标准由当地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定。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条对经济困难当事人的特殊情况作出了保护。当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的一方是社会困难群体中的农民工、残疾人等,或者经济状况特别困难的人员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免除或者减轻财产保全费。

再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和扣押物品处置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免交财产保全费的情况。根据该法第21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无力支付财产保全费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豁免,豁免的标准由执行法院酌情判断。

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还特别提出了一种情况下可以免交财产保全费。当被执行人已经受到其他地方或者其他案件的财产保全措施,且已支付相应保全费用时,可以在同样标的金额范围内豁免财产保全费。

总的来说,我国对于无力支付财产保全费的当事人提供了多种保障措施,以确保其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或执行法院申请豁免或减轻财产保全费,具体的操作和标准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来裁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请豁免或减轻财产保全费时,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包括个人收入、财产状况等。同时,司法机关也会对申请人的资产情况进行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裁定。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