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指在当事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请求时,基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享有依法获得的对方债务履行或者其它财产的一种强制手段。但是,财产保全并不意味着所有个人和机构的资产都可以被银行轻易地查到。
首先,银行的保密义务是非常严格的。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相关规定,银行工作人员因执行职务所知晓的客户信息,应当保密,不得泄露。这意味着,除非涉及刑事调查、法院强制执行、国家安全等严重情况,否则银行无权随意向他人提供客户的财产信息。
其次,财产保全申请的主体要受到一定限制条件的约束。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4条的规定,只有将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视为被执行财产,并按程序进行查封、扣押等措施后,银行必须予以执行。换句话说,财产保全银行才能得到执行人的相关信息。
此外,在金融科技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的账户信息变得更加安全。不同的金融机构在数据存储和信息管理方面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以确保客户隐私的安全性。尽管技术流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漏洞,但是与过去相比,现代的银行系统已经具备了更高水平的安全防护能力。
综上所述,普通情况下,财产保全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易查到债务人的银行资产。银行有严格的保密义务,法律对财产保全的约束条件也有明确规定,同时银行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对于债权人来说,要通过财产保全手段追查债务人的银行资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