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是工程建设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其经济价值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做好工程机械财产保全工作,对保障工程机械安全运行、减少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徐州地区工程机械财产保全工作实践,对如何加强工程机械财产保全提出几点思考。
健全的财产保全制度是做好工程机械财产保全工作的基础。首先,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在财产保全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财产保全体系。其次,制定详细的财产保全管理规定,明确工程机械购置、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的保全要点和操作流程。第三,定期对工程机械财产保全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日常维护保养是防止工程机械损坏和减缓折旧的重要措施。要建立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安排专人或第三方专业保养机构对工程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养护和维修。检查内容包括机油、滤芯、液压系统、轮胎、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位。保养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和保养规范进行操作,更换原厂或合格配件,保证工程机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财务管理和安全保障是工程机械财产保全的重要环节。工程机械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采购、入库、出库、结账等财务环节的监管,杜绝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等违法行为。同时,要做好工程机械的安全防范工作,配备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安排专人或保安巡逻看护。制定意外险或商业保险合同,为工程机械的损坏或丢失提供保障。
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素质是影响财产保全的关键因素。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重点讲解工程机械的性能特点、常见故障检修、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操作,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文明驾驶,降低事故发生率。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财产保全的有效手段。可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工程机械财产保全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使用情况、故障信息等,并及时预警和反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对工程机械进行远程管理,合理调度,优化使用,提高财产保全的效率和水平。
安全隐患是导致工程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要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检查工程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电气线路、机械部件等关键部位。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风险。同时,要建立隐患排查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确保隐患整改落到实处。
工程机械达到报废标准时,要及时报废处理。报废处置包括申请报废、注销登记、拆解回收等环节。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报废处置,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同时,要做好报废工程机械的回收利用,将可用零部件拆卸再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机械财产保全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执法检查,对未按规定进行财产保全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同时,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工程机械财产保全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执法监督,推动工程机械财产保全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有效保障工程机械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加强工程机械财产保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只有建立健全制度、加强日常维护、严格财务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加强信息化管理、强化隐患排查、做好报废管理、加强执法监督等多措并举,才能有效保障工程机械财产的安全,为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