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财产纠纷日益增多。为了及时、有效地保护网络财产权属,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管理规定(试行)》,推出了线上财产保全服务。苏州法院在全省率先试点,率先实现了线上财产保全。本文将对苏州法院线上财产保全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于当事人充分利用此项服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线上财产保全是指在网络空间内,人民法院通过网络平台对网络财产或与网络财产相关的财产实施的临时性保护措施。与传统财产保全相比,线上财产保全具有以下特点:1.线上操作,无需到法院提交书面申请;2.快捷高效,可在法官工作时间外申请;3.覆盖范围广,可对境内外网络财产实施保全;4.保全措施多样,可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财产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管理规定(试行)》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针对以下网络财产申请线上财产保全:1.网络账号、域名;2.网络虚拟财产,如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3.网络购物平台上的虚拟资产,如订单、优惠券等;4.与网络财产相关的其他财产,如与网络购物平台绑定的银行卡存款、与网络游戏账号绑定的游戏装备等。
当事人可以通过苏州法院在线诉讼服务平台(https://suszfy.suszfy.gov.cn/)申请线上财产保全。申请流程如下:1.注册并登录平台;2.选择“诉讼服务”;3.选择“线上保全”;4.填写保全申请表;5.上传相关证据材料;6.提交申请。当事人在提交申请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2.证据材料,证明当事人对网络财产享有合法权益;3.采取保全措施的请求和理由;4.保全标的物的名称及价值。
苏州法院受理线上财产保全申请后,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审查:1.形式审查: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进行审查;2.实质审查:对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资格、是否存在保全必要性、保全标的物的性质和价值、保全措施是否适当等方面进行审查。审查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审查通过后,法官将签发线上财产保全裁定书。
苏州法院对网络财产实施保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冻结网络账户:禁止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网络运营者转移、处分或者转让网络账户中的资金或者网络虚拟财产;2.冻结网络域名:禁止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网络运营者转移、处分或者转让网络域名;3.采取适合的保全措施:对网络购物平台上的虚拟资产采取冻结措施,对与网络财产相关的其他财产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线上财产保全的解除分为两种情况:1.当事人申请撤销保全措施: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保全措施,法院将在审查后决定是否撤销保全措施;2.保全期间届满:保全期间届满后,保全措施自动解除。保全期间一般为15日,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延长一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对网络账户、网络域名实施保全,保全期间最长不得超过30日。
2023年3月,苏州市民张某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上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人民币6,000元。但张某在收到笔记本电脑后,发现笔记本电脑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向该网络购物平台协商退货退款,但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张某向苏州法院申请线上财产保全,请求冻结该网络购物平台上的虚拟资产。苏州法院审查后,认为张某具有申请资格,保全必要性存在,遂签发了线上财产保全裁定书,冻结了该网络购物平台上的虚拟资产。最终,张某与该网络购物平台协商一致,达成退货退款协议。
苏州法院线上财产保全的推出,为当事人提供了及时、有效、便捷的财产保全方式,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网络财产权属。当事人在遇到网络财产纠纷时,可以充分利用此项服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随着网络财产纠纷的不断增加,苏州法院将不断优化和完善线上财产保全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救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