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相关知识
财产保全期限过期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05-26 02:02
  |  
阅读量:

财产保全期限过期怎么办

引言

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申请人应当在一定期限内起诉,否则财产保全将被解除。那么,财产保全期限过期怎么办?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和建议。

财产保全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财产,可以依法采取保全措施:

可能转移、变卖、毁损、隐匿的财产; 待执行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金钱和有价证券; 与案情有关的证据; 法律规定可以保全的其他财产。

人民法院针对前述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申请人应当在相应期限内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申请执行的,为30日; 申请追加或者变更保全措施的,为15日; 被执行人提出异议,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后裁定解除保全措施的,为15日。

财产保全期限过期

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起诉的,人民法院将解除财产保全。具体情况下:

对于申请执行的,撤销财产保全裁定; 对于申请追加或者变更保全措施的,驳回申请; 对于被执行人提起异议的,裁定驳回异议。

期限内起诉

财产保全期限内,申请人须及时起诉,并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详细列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起诉后,人民法院将依法审查立案条件。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受理;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期限内申请延期

在特殊情况下,申请人可以在财产保全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和理由,可以酌情延长财产保全期限。申请延期的理由应当充分可信,如天灾、重大疾病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

人民法院是否同意延期,由其根据个案具体情况判断。申请人应当在财产保全期限届满前及时提出申请,以避免财产保全被解除。

司法解释及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10条 被执行人提出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异议,人民法院审查后裁定驳回异议的,在收到异议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提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103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转移、变卖、毁损、隐匿的财产,或者有证据证明有转移、变卖、毁损、隐匿可能,为防止当事人一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有权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 第104条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或者禁止处分等。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申请人。 第119条 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申请后二日内裁定是否准许保全。当事人因情况紧急向人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有权裁定在受理申请后立即执行保全。 第120条 起诉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填写: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所; (二)诉讼请求及其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总结

财产保全措施的目的是保障诉讼权利,防止当事人一方逃避责任。申请人应当及时起诉,并在财产保全期限前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如果错过期限,财产保全将被解除。

在特殊情况下,申请人可以在财产保全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是否同意延期由人民法院根据个案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您遇到财产保全期限过期的情况,建议您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便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相关标签: